近日与战友一直就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话题争论不休,心中不禁在想:到底今天的中国是该继续韬光养晦?还是要有所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该,中国该用什么方法去处理国际事务和采用什么策略才适合国家的未来发展呢?
韬光养晦是一种策略,有所作为是策略更是一种手段。个人认为,光用策略不配备手段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
建国之初,刚刚诞生的共和国历经磨难,在百废待兴中挺立起来,那时面对霸权,中国力图求存求变求强,与霸权作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奠定和确立了大国地位。
自那时起,中国开始改变国际格局,展示出反对霸权主义的意志智慧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能力。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在苦难中开花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
时间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因为改革初期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体系还没完善,中国是处在一个关键发展时期,资金技术很多方面都依赖外援。这个时候韬光养晦是有待需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是个GTP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今天中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就要有所作为,更要有新作为。中国已经被历史潮流裹挟进入到世界舞台中心,这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得来的结果。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历史潮流与世界中心的风暴眼中,更加离不开与国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合作交流难免遇上摶弈与较量,遇上竞争和对抗。随着国家利益在海外日益发展壮大,中国更要展示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能力与决心。这样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复杂,也是体现和考验中国智慧和毅力的时刻。
国家倡导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正由理念变成行动,并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
今天中国这位巨人,在世界事务中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各国人民可以说是都将目光聚焦到中国身上。树大招风,财多招贼。在这些人的目光中难免有充满敌意和嫉妒。当然,也有更多是期待的目光,期待与中国合作,期待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而这时的中国,应该做的是敞开怀抱广迎四方客,应该以更加自信的心胸、更加开放的行动深度融入世界。不可能用低调的姿态去掩饰自身的优势,更加不可能示弱到向霸权让利求饶来解决纷争和处理国际事务。
大国就要有大国的风范,大国就要负起大国的义务。这样才能取信于世人,才能争取更加广泛的发展资源。
中国不惹事,更加不怕事。中国乐意带别人一起玩,也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繁荣,中国不是损害他人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沧桑变化今逢辰,历史使命将必达。今天的中国处在历史变革的关头,有所作为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