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继续执政,无疑给中国的亲日势力打了鸡血。一个政权稳定、政治经济军事政策相对稳定的日本,是中国亲日势力的最大期待,也是它们最大的倚仗。
2012年是中日关系史的重要年份。那一年先是日本通过非法“购岛”在政治上给予中国空前的无情羞辱,接着是中国换届。从此,中日关系发生了现当代的重大转折。亦即,中国开始谋求对日政治关系的平等,中国对日不再低眉顺眼、委曲求全了。换言之,中国敢对日说不了。从日本的角度看,从1978年甲级战犯灵位迁入靖国神社开始,日本一直可以在政治上随意羞辱中国,然后通过首脑会,让中国背书、画押、照单全收,从而再开始下一轮羞辱。然而从2012年开始,中国竟然不干了!从举案齐眉到冷眼相对,这个落差,日本受不了。这和GDP位次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叫政治。
五年来的对日冷淡,最难受的当然不是安倍,而是中国的亲日势力。孤独、煎熬、等待、失望、焦虑、沮丧,无以言表。亲日势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小泉拜鬼后一个月就可以访华,而安倍就不行!气死了,也急死了。
安倍第二任期刚刚开始,11月2日,《时报》发表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某人的评论,《中国人的“日本认知”需要与时俱进》。几个要点梳理如下:
1、军国主义要加引号。
2、安倍第二任期是中国给的。《时报》通过字体加黑予以强调。原文是,“没有中日领土争议和安全对立就不会有安倍第二任期。”
3、日本可以侵略和实质性伤害中国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4、不出意外要任职到2021年的安倍,将创造明治维新以来执政时间最长首相的历史。
5、该是重回“接触日本”的时刻了。
6、日本是中国在东亚最重要的邻国。
思路非常清晰了。一言以蔽之,安倍不变,中国就得变,就得与安倍打交道。急不可待之情溢于言表!
兹逐条批驳如下:
1、文中后半部分谈到大和民族主义,避谈开篇就提到的军国主义,其实这是一回事。这是王占阳之流“不能复活”谬论的翻版。
2、含沙射影攻击五年来的对日冷处理策略。这个下面本人有专门论述,专为外交部点赞。
3、日本下次侵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这与GDP没有一毛钱关系。这只是个民族性格的问题而已。
4、既然已经冷处理了五年,天也没塌下来,为什么不可以再坚持四年?
5、否定过去五年的对日策略,让日本的政治挑衅、政治羞辱得逞,不为对华两面手法付出任何代价,继续惯日本的臭毛病,为日本的政治挑衅、政治羞辱背书画押,中国人民得不到任何好处,只能使亲日势力和日本反动势力得志猖狂!
6、中国在东亚最重要的邻国不是日本,是俄罗斯,其次是朝鲜和韩国,这是常识。
接下来本人要说说过去五年对日冷处理策略的巨大成功。
历史地看问题,这一点说给急功近利的人,没有意义。但回头看,大家的结论还是会趋同的。四十几年的现当代对日关系史,无疑会书写过去这五年的历史性转折的。中国可以对日本说不;中国无需为日本的政治羞辱背书;只在多边场合礼节性见见面,冻结高层互访,直至日本减少对华敌意。这是结论。这更是原则的体现,你有原则,你才会赢得尊重。亲日势力就是希望我们放弃原则,不知廉耻,任人羞辱。亲日势力最怕的,是日本学会尊重中国。中山先生遗训有言,“与以平等待我之国家共同奋斗”,亲日势力就怕日本有朝一日平等对待中国,那时,它们的优越感将荡然无存。坚持原则,需要坚强的性格,非常有幸,过去五年,他具有这种坚强的性格。这是民族之幸,因为从几千年历史上看,中国具有这种性格的领导人,真可谓凤毛麟角。
五年来,因为中国的冷淡,日本对美国主子更恭敬了,甚至还要讨好俄罗斯,日本的国际地位因此更加一文不值。中国呢?好着呢!这个,亲日势力无论如何无法接受。
下面再说说王毅部长---这个现当代唯一看透中日关系的外交部长。其“双面人”的概念,对日本的本质予以委婉揭示,其指导意义开创了中日关系新历史。
所谓“双面人”,我们通俗讲就叫“两面派”,其实是华春莹第一次以“两面派”直称安倍政府的,那是在2014年1月6日记者会上,原话是:
然而在部长这个层级上,对安倍政权定性,是在2016年3月8日。王毅原话:
“日本政府和领导人,一方面不断地声称要改善中日关系,一方面又不断到处给中国找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双面人’做法。”
最近一次是2017年3月27日,华春莹原话是:
“日方应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停止在涉台问题上‘两面派’的作法,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接下来又是王部长,8月7日会见河野太郎,原话:
“不能总是当面希望改善关系,转过身又到处给中国找麻烦。”
安倍小跑参加程大使的国庆招待会,为此亲日势力嗨翻了天。小跑,无论是七十多岁的里根,还是年轻许多的奥巴马,登讲台时,都是小跑。安倍见普京也是小跑。这有什么呢,作秀而已,或说的好听点,就是个人风格而已,至于亲日势力折腰倾倒如此吗?这是安倍和日本的一面,本人更关心另一面。
日本的另一面,王部长和华春莹都不便明说,本人代劳。中国分裂是日本最大利益,台湾是日本核心利益;限制中国的海洋活动以维护日本生命线;压缩中国东海空间;否定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权益;在世界各处、各领域打击中国利益;中国市场为日本所用。
王毅的判断和结论,奇准!
——蔡逆当选地区领导人后,日本在机构改名,副大臣公然访问,防卫省使用“民国”称谓等等方面,原形毕露。今年5月29日,中方不得不警告,要求日本“按规矩办事”。
——在南海方面,动作不断。
——在中印边界问题选边站。岸田文雄在藏南问题上,日驻印大使在洞朗问题上,都大放厥词,然后辟“谣”。奇了怪的是,世界上两百来个国家,为什么只有关于日本的“谣”?今年9月,安倍竟然表示会增加对印东北部地区投资,遭华春莹强硬回应。
日方一再耍两面派,让中方不堪其扰,以至于中方在多边场合不止一次(杭州、汉堡)提出,要日本不要再制造新问题,减少“绊脚石”,扩大两国关系积极面,抑制消极面。重大问题上,不能打任何折扣,更不能有一丝倒退。希望日方重信守诺,按规矩办事。
王毅最近一次的不幸言中,更是立竿见影得让人瞠目结舌:
就在安倍参加我国庆招待会后,国内一片鼓噪声中,王毅说出了冷静的一句话,9月28日原话:
“安倍首相出席中国驻日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是个好消息。希望中日关系有更多好消息,而不是好消息后紧跟着坏消息。希望日本政府奉行更积极的对华政策,多做有利于双方合作的事情,实现中日关系的良性互动,而不是走一步退一步,甚至走一步退两步。”
一语成谶!真的一语成谶!坏消息是什么时候来的呢?走一步退一步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10月5日,就是安倍作秀、王外长谈话7天后,安倍洋子出席" 双十酒会 "!
对付两面派,你要是不坚持原则,丢人现眼、自取其辱的就是你自己。亲日势力试图再次掀起对日“接触”的恶浪,背后是有深层次的需要的,也就是有日本敌对势力的需要的。安倍小跑参加招待会,被大书特书,安倍招待会上说了什么,下达了什么命令,少有人提及。安倍的命令是,今年年内举行日中韩三国首脑峰会,实现李克强总理的访日,以恢复两国高层的互访制度。希望明年自己能够访问中国,并邀请习近平主席在明年下半年访问日本。为什么我说这是命令呢?因为大家知道,国际交往是讲究礼仪的,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措辞,“在方便的时候”、“尽早访问”云云。象安倍这样明确规定时间表的,有吗?所以,亲日派闻风而动,只争朝夕,摇旗呐喊了!
然而早在2015年10月,华春莹就说,高层交往对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也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为两国高层交往创造有利条件和氛围。今年6月21日,耿爽再次表示,高层交往对于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日方能够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以及能够取得积极成果的预期下举行。
坚持了五年的对日策略,还能再坚持四年吗?结果,我们拭目以待。今年还有一个多月,明年,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