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最新政策:在App内向原创作者的“打赏”属于“应用内购买”,所有苹果用户打赏支付须使用苹果官方支付渠道,并要向苹果分成30%。如果拒绝执行则有可能导致应用下架。 此消息一出,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内宛如地震,仅因苹果一句话,何以引起中国各大企业的大小动作?大到腾讯集团,小到各个小型的直播平台,无不被牵入其中。各大媒体更是不断唱衰苹果,呼吁互联网企业联合反制苹果,不过尘埃已经落定,事实是我们被打脸,而且是被自己的企业打脸! 映客、花椒:集体妥协中国最大的几个直播APP,不愿被下架,集体选择妥协。6元钱在安卓版映客上可买60钻,而苹果上只能买42钻,正好差30%!知乎、今日头条:带头妥协在通知下达的第一刻,知乎便立马发布公告,宣称iOS3.5.3版本的知乎App更新之后,专栏打赏功能将接入应用内支付机制,苹果公司将从中扣除32%作为手续费,结算周期将延长。陌陌:一直妥协!如今只有唯一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门面的微信和阿里表示拒绝,不过也仅仅只是关闭打赏功能,而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可以说,在苹果公司与中国整个互联网企业的战争中,而且战场还是在中国大陆本土中,中国强大的引以为傲的互联网企业一败涂地,甚至没有像样的抗争!仅仅只有腾讯与阿里关闭打赏保留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最后一丝脸面。抽税!抽税!我要抽税!应用内付费一律抽成30%!看似收税,实则吸血;看似绅士,实则流氓!妥协!妥协!受制于人的中国企业!悲哀!莫大的悲哀!这是什么行为!这就是国外资产阶级对我们的剥削!这就是我们身上的吸血鬼!不用一份力,用中国人的平台企业吸中国人的血! 笔者在本事件爆发开始就一直关注事件的走向,从开始的不屑一顾,苹果再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不弱!然而,到最后,我的心是冷的,相信大多数人也是从开始的热血到现在的悲从心来。是啊,强大如腾讯微信,也依旧不敢像苹果宣战,这就是苹果公司的底气!我从不反对人们使用苹果手机,以及各种苹果产品,毕竟人家的产品确实做得好,有竞争才能有动力,国际化的中国不能闭关锁国!但是还是为我们的不堪一击而悲哀。苹果公司缘何敢公然薅羊毛!为何能轻易的强迫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冷静下来,也不得不说一句技不如人! 首先,在中国大陆,随着众多国产品牌的崛起,苹果产品已经风光不再,不像以前一样独领风骚,然而苹果公司在海外却有着庞大的市场!即使丢掉中国的市场,苹果会肉痛,会痛不欲生,但是不会都灭顶之灾,而中国的众多互联网企业不一样,绝大多数的企业全部在国内市场,而一旦丢掉了苹果的庞大用户群,无疑会导致自己市场规模的急剧下降,甚至竞争对手趁机崛起,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顾虑,无法抛开一切的抗争到底!而微信与阿里敢于关闭打赏,说到底是因为自身庞大的稳定用户群,打铁终须自身硬! 其次,顶尖科技技术依旧被国外把持。苹果为何能肆无忌惮的抽”苹果税”?因为他的手机确实做得好,ios系统确实独树一帜!而我们呢?先不论产品硬件的质量,Windows是微软的,ios是苹果的,安卓是谷歌的,原来我们根本没有一款自己拿的出手的操作系统。什么叫被扼住喉咙,苹果用一个响亮的耳光回答了我们! 人民日报怒吼:“没有核心技术,必然受制于人!”就在本周一,人民日报终于发出怒吼,呼吁中国企业必须自立自强!正如人民日报所言,30%的苹果税在严重地扼杀中国的创新。一旦让苹果一家独大,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都将交于美国手下。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制造业,光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追赶、亦步亦趋是不行的。我们用别人的系统、别人的手机,就会受制于别人。我们不能怪别人不厚道,只能怪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强,把别人想得太好。这就是为什么马化腾宣战苹果店,马云就是在多磨难也要搞中国云计算,任正非宁可降低利润也要造中国芯片。 因为当你被吸血鬼叮咬,那些逐利的妥协,让一个民族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还会失去尊严和未来。 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 今天,苹果的宣战,敲响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警钟!如果,我们的企业依然习惯于别人的拿来用,今天是苹果来薅羊毛,也许明天就是三星,就是微软,就是谷歌!人家会说,看啊,白抽的钱不要白不要,就让中国人给我们免费打工好了!企业做的再大,钱赚的再多,人家一句话你也不得不从!他们会说:“看,这就是东亚病夫!”。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支柱之一,如果不能像中国的制造业一样,那么我们就始终被扼住了喉咙,痛不欲生!我们要做的除了抗争,更要自立更生,不断创新。现在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虚高,几乎是玩的平台,玩的概念,但是,硬实力方面我们还差的太远!我们应该虚心学习,把中国互联网的虚浮,泡沫打破!潜心创新研究,夯实科技基础,才能大胆的对一切的不公正说“不”。 其实,我们的目标就在身边,我们的同胞已经给我们做好了榜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中国军工几十年,我们自己走出可一条路!对我们工业技术封锁几十年,现在中国的制造业让世界震撼!所以,改掉拿来主义的习惯是当前中国互联企业的重中之重,当然,不是说不用国外的产品,只是,在我们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内部的技术吃透,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最终变成我们的技术,我们的能力!加油吧,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们,这一次败了,但是希望以后能看到你们大声的自豪的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