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政府驳回几次申请后,美“杜威号”导弹驱逐舰近日又时隔7个多月来到南海巡航了。它擅闯美济礁12海里的背后,到底又想作甚?其葫芦里卖的有是啥药?很值得观察和思考。
一、缓解美国盟国的担忧,澳大利亚第一个摆脱对美军事安保幻想。
经过7个多月的静默,南海风平浪静了。菲律宾、越南等国的纷纷掉头,可能起因于对美国的一种错觉,即美国的军事安保不靠谱了。前几日,杜特尔特远赴俄罗斯求购军火,很可能暗示了对美国减少南海军事存在的某种担忧。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杜威”号导弹驱逐舰近日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这一行动本身似乎也想对盟国传递一种新的信号,显示特朗普政府在与北京的往来中采取了一种新的强硬态度,胡汉三又回来了,不再用担忧美国的军事安保了。
但此举真的能缓解美国盟国的所谓担忧吗?未必。
《纽约时报》网站5月2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杜威”号驱逐舰在离菲律宾不远的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内航行。这一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缓解美国盟国的担忧,他们担心,特朗普政府为寻求北京在朝鲜核项目等问题上的合作,会不愿在南海对抗中国的领土主张。
这也许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美国的盟友未必这么理解。澳大利亚认为,中国现在控制着南沙群岛——中国在那里部署了军用武器,修建了战斗机跑道。美国军舰的巡航几乎改变不了什么,去了也只是涮涮自己的存在感,保护不了什么。
澳大利亚第一个摆脱了对美国军事保护的幻想,并不在做美国的小跟班。
澳大利亚明确拒绝了美国在南海的联合巡航计划。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中国已经在那些岛屿上部署了军事设施,这样做只会起到反作用。另外,跟在美国后面做小跟班,也还会激怒中国,令它不快。还有澳大利亚的经济严重依赖对中国的出口。
美国“杜威”号导弹驱逐舰固然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但被中国海军“柳州”号导弹护卫舰、“泸州”号导弹护卫舰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来了又被警告驱离,也许更会适得其反地加剧美国盟友的担忧。
二、发出新的抗衡信号,继续搅局中国南海。
5月24日,美国国防部派遣海军“巡航”南海,这是特朗普上任后的首次此类行动。五角大楼为何非要这么做呢?背后的盘算又是啥?
应当看到,美军此次“自由航行”时机比较敏感。因为特朗普正寻求北京配合解决朝鲜的核威胁,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步调极不一致,很可能给中美关系蒙上彼此猜忌、互不信任的阴影。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葛来仪说,此举显示了华盛顿在南海争议上的政策延续性。
葛来仪分析道,美国防长马蒂斯将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就华盛顿的亚洲战略发表演讲。如果美军没有开展任何航行自由行动,那么他肯定将在会上遭到批评。更甚至者,很可能加剧盟友对美国圈子体系的纷纷逃离。因此,美军最近的行动似乎是对中国发出的一个最新警告,意在表明华盛顿无意在南海争议问题上作出让步。
此外,美国军方官员还说,美日舰艇在有争议的南海地区完成了联合战力展示,显然是要展现盟国之间的合作与协同能力,并在该地区毫不含糊地向中国发出“威慑”或“抗衡”信息。
三、照顾对华强硬派担忧中国强势支配南海的情绪。
美军在特朗普上台后曾3次提议实施“航行自由”行动,但一直未得到政府的许可,被认为顾及了中国的感受和面子。
自2016年10月份以来,美军在南海一直未实施“航行自由”行动,美国国内担忧中国在南海“推进军事基地化,强势支配南海”的声音非常强烈,并急切呼吁特朗普政府尽快恢复美军对南海的巡航计划。进入5月后,美国朝野各党的7名参议院议员纷纷心急火燎地向特朗普递交了要求实施行动的联名信。因而,也有观点认为,此次美国决定实施行动是顾及到了这些对华强硬派的情绪。
再者,由于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突兀,而让美日等国际社会的视线全部盯住日益紧迫的朝鲜问题,而使南海暂时成为被世界遗忘的“空白地带”,出现了中国容易进行“实际支配”的情况。这种局面,也使美国不得不对中国在南海加强主导权增强了自己的警戒感和焦虑感,并连锁性地刺激了对华强硬派对中国强势支配南海恐惧不安的心理及其敦促特朗普政府尽快批准美军巡航南海行动计划的焦灼情绪。
对特朗普来说,为了压制不断做出“挑衅”行为的朝鲜,需要中国予以协助的情况也还没有丝毫改变。如果过度刺激中国,其最重视解决的朝鲜问题很可能变得遥遥无期。但另一个非常为难的事情,则是美国内对华强硬派对中国强势支配南海的焦灼情绪也不能不予以安慰、纾解。这种双重的照顾,致使特朗普一改先前的“克制”而让军舰擅闯美济礁海域,以此打消诸多盟友和国内的众多疑虑。可谓是一石多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