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起于青苹之末。
众所周知,所谓联合国工作语言,即是指在联合国的所有会议、官方文件及有关记录、事务中可以使用的语言,其中定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共6种语言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但不包括日语在内。
从这个方面看,蔡英文为使中国台湾地区用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名义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WHA),使用非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日语来发表推文,算不算是“用尽洪荒之力”另说;然而,蔡英文为参会使用日语发推文的背后,值得探究,以及蔡英文这一动作所现露出来的本来面目,值得玩味。
成立于1948年6月24日的世界卫生组织并于同日在日内瓦召开世界卫生大会,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而根据1971年10月联合国2758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恢复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5月第25届WHA决定恢复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地,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中国台湾地区无缘于世界卫生大会。
随着在“九二共识”(核心“一中”)原则下两岸关系的改善,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同意台湾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义申请成为观察员,从而成为“WHA”观察员,其他6个成员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教廷、马耳他骑士团、国际红十字会、国际红十字会新月联盟、国际国会组织等。
当前,在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中国台湾地区无缘于世界卫生大会,再也正常不过;而蔡英文当局指望用日语发表推文、以使台湾能够更顺利地参加2017年的世界卫生大会,远非“缘木求鱼”所能表达。
在台湾岛内,尤其在蔡英文上台“执政”后,类似去蒋化、去孔等实际的“去中化”行为频出、以及与之相反的诸如台中市花费巨资将“鸟居神社”重新竖立起来等“媚日”行为层出。
两者相对比,民进党蔡英文当局其用意,不言而喻。
事实上,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当局诸多行为,已是绝非用“媚日”所能形容,仅就已公开报道消息来看,颇令人堪忧。
早在2015年台湾地区中国国民党与民进党“选举”前,即当年的10月6日至9日蔡英文率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等随员共计16人对日本进行了“访问”,特别地访问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老家山口县;期间,还制造了蔡英文与安倍晋三的“不期而遇”。2016年1月,在蔡英文“当选”后,在其所谓的选后国际记者会上,其在英文讲稿中赤裸裸地提到要加强“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合作关系的言论。2017年3月25日,在蔡英文“执政”不满一周年时,日本总务副大臣赤间二郎访问台北,这也是自1972年以来日本最高级别官员访台“事件”。
更遑论,蔡英文当局私下与日本究竟有何“勾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