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南海风急浪涌,一张“废纸”险些卷起轩然大波!
一年后,南海风平浪静,一场“峰会”预示亚太未来走向!
4月30日,东盟峰会主席声明姗姗到来,其最终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同时又在情理之中。
在这份声明中,关于南海问题的陈述是这样的:我们注意到一些领导人对地区最近局势发展表达的关切,重申需要增进相互信任和信心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保持自我克制,避免采取进一步使局势复杂化的行动,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现实显而易见,南海的温度正在不断下降,周边各国的态度也正在由消极对抗转向积极合作,尽可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而这一切恰恰也是中国所期望的。
犹记得,去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做出了所谓的“最终裁决”,仲裁庭的“裁决”,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对这个枉法的“裁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理由表示坚决反对;对这个无理的“裁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当然不接受、不承认。
随后,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理有据有节的坚决应对下,南海局势逐渐向稳定的方向发展。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不过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闹剧”,最终也必然逃不过“惨淡”收场的结局。
现如今,菲律宾杜特尔特新政府上台后,搁置了菲律宾前政府执行的对华错误政策,中菲两国关系也逐渐从阿基诺执政期间的低谷向友好合作的正轨回归。
而在本次东盟峰会的开幕式致辞上,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只是泛泛提到东盟成员国必须根据“互相尊重和互惠”关系和平解决“争端”,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杜特尔特也从未提及东盟国家与中国的海上争端。
老杜在峰会上的突然“哑火”,不敢再在南海问题上闹事,也着实令西方国家吃惊不已,直呼中国这次又赢了一局!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复兴军事看来恐怕未必!在南海问题上,东南亚各国终究只是大国博弈的一颗颗“棋子”,它们这一系列言行也不过是其美好的愿景,而南海幕后真正的搅局者——美国,恰恰是最不愿看到这一幕成为现实。
要知道,美国搅局南海,是其战略盘算的结果和表现,是要服务于其亚太战略和对华战略的。
从亚太角度来看,美国旨在继续大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而东南亚地区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中之重,南海问题就成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
早前,中国与东盟关系突飞猛进,南海地区相对平静,美国舆论把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政策称为“魅力外交”。
此后,美国开始鼓动东盟个别国家挑起南海议题,尤其在奥巴马政府正式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炒作南海问题的劲头越来越足,竭尽所能对华进行挑衅。妄图令中国与东盟国家鹬蚌相争,使得美国能从中渔翁得利。
从对华角度来看,美国有意制造一张遏制和牵制中国的牌。美国对华从来就是“两手”政策,既要对华接触、合作,从中获取实际利益,又要对华遏制、牵制,保持战略优势。
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言一行也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同时,美国把崛起的中国视为潜在威胁,中国在南海地区加强维权、开展岛礁建设被看作是对美国“威信”和影响力的挑战,必须想方设法对中国加以限制和牵制。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真正的对手始终都是美国,东南亚各国无非是美国与华间接交锋的“代理人”,中国一天不把美国彻底赶出南海,我国就一天不能言之获胜。
西方国家在本次峰会后对华热捧一番,原因显而易见,无非是想给中国灌灌“迷魂汤”,同时,借机在国际社会上炒作中国“势力范围”的再次扩大,渲染渲染“中国威胁”罢了。
不过,积极的是以菲律宾为代表的东盟国家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大转变,无疑为中国的南海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未来,中国在与美国的南海博弈之中,方能占据一定的“人和”优势。种种现象表明,南海终将迎来全新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必定是属于中国的!
普京曾说过:俄罗斯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如今,中国也要用同样的姿态向世人宣告:中国领海虽大,同样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属于我们的海洋和岛礁,一滴水,一粒沙,我们都不会让出去!